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昆明通过“政府+融通+爱游戏APP”模式,打造军产为军惠军典范打印
发布时间:2024-08-07来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栋闲置20余年的空壳楼。
如今,它已蝶变重生,成为独具浓郁“军”字特色的军创楼宇,远近有名的标志性建筑,为退役军人提供低成本办公场地,提供从有一个想法到项目落地、注册公司、企业成长发展的全链条孵化服务基地。
它就是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融通中心一至五层的昆明军创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它的凤凰涅槃。
从“闲置资产”到“城市名片”
融通中心前身为1995年开工建设的鼓楼大厦,1998年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封顶后陷入长期停滞,2022年开始,大厦断断续续组织加固和外立面工程,直至去年11月底才正式开业。
“大厦开工的时候我才高三,现在都‘三高’了也没等到复工。”住在附近的张先生感叹地说。如今大厦开业,超高颜值瞬间成了昆明城市地标,也让张先生们倍感欣慰。
而早在2019年,昆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开始探索建设专属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园,经过5年探索实践初具规模。今年3月,为扶持退役军人创业,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在昆明市委、市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支持下,军创园最终选址在融通中心,通过“政府+融通+爱游戏APP”的合作模式,整合政府行政资源、融通军产资源、爱游戏APP创新资源,打造军产为军惠军的典范。
“一天内完成项目路演,一周内匹配办公场地,一月内完成办公区精装并入驻办公,一站式办妥工商、税务等手续……”日前,退役军人李国才创办的云南优鲜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昆明军创园,正式成为园区的第68家入驻入孵军创企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一度时期,因缺平台和资源,军创企业分散在各地各行业,导致企业间关联性不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链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明显,创业孵化服务难以深入开展。
现在有了平台,退役军人们告别了单打独斗的创业模式。园区通过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制定一套运营管理制度、构建一套运营体系、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落实一揽子惠军举措等工作,以“扶持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吸引一批批军创企业落地园区“抱团”发展,涉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10个行业领域,有的曾在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过奖项,有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老铁路建设,有的在生态环保领域服务乡村生态振兴。
入驻园区的集装箱育苗团队,是一家现代农业领域的退役军人创业团队,创始人张志军是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2023年参加了园区承办的第四届云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了解园区以后便报名入驻。
“入驻后,园区为我们军创企业提供了免费使用办公场地、拎包入驻等优惠,还积极帮我们对接第三方服务机构,注册成立了中麦(昆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解决融资、工商、财税、知识产权等难题,我们还参加了园区举办的各类创业活动,学到了很多创业知识,也拓展了业务对接渠道。”从一个团队到一家公司,谈起创业之路,张志军充满感激。
从企业进“圈”到产业成“链”
“这里环境和配套非常好,我们主动找到了园区客服深入了解发现,几家上下游的军创企业也陆续入驻进来,以后业务往来更方便了。”
退役军人高帅创办的云南丰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视频拍摄制作、活动策划、农副特产销售的军创企业,去年12月入驻昆明军创园。公司参加了园区举办的“春城戎品”展销活动,在活动中与园区的3家军创企业达成业务合作,采购药灵鸡、咖啡、花糯玉米等农副产品,向公司运营的云视优品超市供货。
云南杨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军创企业,主营知识产权、商标专利代理、法律咨询以及科技项目申报等服务,入驻园区至今,为园区7家军创企业提供了政策申报服务,成功申报了商标注册、版权登记、实用新型专利、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余项资质荣誉。
公司总经理杨建表示:“刚进园区时,已入驻的军创企业云南天宝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订单就找上门,在我们的服务下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军创企业主动上门找他们合作。
引进一家企业,吸引一群企业,构建产业集群,这是昆明市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园区已为入驻入孵军创企业提供900余家次创业孵化服务,不出园区即可洽谈对接和合作开展业务,不断扩大的军创企业“朋友圈”使上下游、前后端的军创企业正加速向园区集聚,形成相互链接的创业微生态,促进区域市场主体倍增。
原标题:《筑“巢”引“凤”,看昆明军创园的涅槃之变》